浅析家庭暴力的现状

胡申

胡申

家庭暴力是一种对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方面的暴力行为。以暴力或言语、金钱、财物等精神上的控制和摧残为主要手段,给家庭成员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家庭暴力不仅使受害者身心受到伤害,还会造成受害者精神失常乃至精神分裂,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对子女身心发展也造成影响。近年来,由于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违法犯罪现象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反对家庭暴力的队伍中来,那么家庭暴力指什么呢?它又有哪些表现呢?

一、法律意义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其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方面的侵害行为。法律上对于婚姻关系中这种行为的法律责任具有规定,例如《婚姻法》规定,对丈夫实施了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等方式导致妻子或者其近亲属轻伤以上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家暴者构成刑事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要给予受害人相应的赔偿。法律规定还指出了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本着最有利于受害人的原则进行审理。比如,《婚姻法》中规定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了“冷处理”行为时:在离婚诉讼期间,一方要求与另一方共同生活或共同财产分割的权利除外。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在某段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产生矛盾后发生争执进而走向分手,甚至有一方实施猥亵行为致被害人轻微伤甚至轻微伤残后要求离婚又遭到拒绝并报警处理等。


二、家庭暴力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影响最大的是配偶。如果配偶有能力帮助家暴受害人,而自己却不能及时帮助受害人,或者不能积极为受害人寻求帮助。那么,被家暴的受害人也就失去了家暴的勇气。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被家暴的受害人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而产生恐惧感,进而害怕自己再次遭受家暴行为。一旦遭受家庭暴力后,当事人往往无法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弥补受害者所受的伤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会使得受害者长期处于心理恐惧状态下,会使得其在行为上有明显倾向,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受害者个人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家庭暴力的现状

“反家暴”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在2005年,联合国在其发布的《全球反暴力政策》中就提出了“不让家庭暴力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2005年联合国还发布了《世界人权宣言》并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中第二条“人人有权获得生存权,但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该宣言要求,各国政府建立“反家暴行动协调机构”以解决各种形式的不平等问题;联合国、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也承诺在2020年前建立国际反家暴组织;中国也在2009年12月8日加入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中;2013年11月21日又通过了《反家暴法》。2015年12月20日中国首部反家暴法正式实施在“反家暴”这一热点问题上政府积极作为。然而,在我国,关于“家暴”尚没有明确官方说法。


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人对家庭暴力有抵触情绪,对反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也存在偏差。由于家暴是违法行为,很多人认为家暴是违法行为。事实上,家暴行为不仅是对身体暴力行为,更是对思想情绪极端化的行为。同时随着我国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要反对家暴,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家暴行为得不到制止而走向极端路线。

上一篇:未领结婚证离婚彩礼要退吗

下一篇: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婚前和婚后房屋产权归属有哪些情形?

获取法律顾问解读

无忧婚律网·服务范围

无忧婚律网提供多元的婚姻法律服务,覆盖婚姻问题的方方面面
微信客服号
无忧婚律网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返回顶部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