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群百货13411332453
近年来,家暴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热议话题。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家暴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家庭矛盾或者婚姻纠纷也多是以家暴这种形式出现的。那么家暴是否属于家暴呢?我们来看看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同时该法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执行。禁止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暴力,禁止对精神损害报告和调查以及其他侵害家庭暴力行为。
二、侵害儿童的行为如何认定为家暴?
一般情况下,被虐待的儿童都是未成年人,而被虐待儿童也必然表现为未成年人。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而不能共同享有权利,这也决定了儿童不可能是家庭成员的组成部分。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一人因婚姻关系而被虐待或伤害都可能导致儿童被虐待。
三、法律对家暴的规定
第十七条规定,“离婚时,一方以实施家庭暴力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因此,如果是夫妻之间发生家庭暴力,需要夫妻双方亲自到妇联等单位反映情况,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对于家暴,可以通过法院判决离婚或诉讼离婚进行处理。我国法律对家暴有着明确的规定,包括《反家庭暴力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所在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劝阻或者投诉、控告;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家庭暴力一般分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殴打和捆绑、残害等暴力行为。对被害人的殴打,往往是在受害者处于危险状态时进行的,受害者受了很大委屈。而且当施暴者和受害者对被害人实施控制、殴打时,受害人中有的可能会出现精神错乱、思维混乱、恐惧、惶恐等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受害人精神创伤,从而导致其不敢再对其采取威胁等措施和手段。对于这类暴力行为,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尚未有明确判定标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家庭暴力与传统文化中“殴打”、“捆绑”等概念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和传统相比已大大降低。因此家庭暴力可能具有更高的危害性程度。
五、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不能采取过于简单的强制手段,往往会给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婚姻法》关于未成年子女“受父母共同生活中一方对于另一方具有较大影响或者实施的家庭暴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中有关规定等方面,也存在着对未成年子女较为宽泛的理解不清、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范围扩大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家暴现象。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权益问题上一定要坚持既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要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原则。
上一篇:老夫妻再婚,房产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