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1.“睡觉”这件事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脱口秀《博物奇妙夜》,讨论的是床这个话题。
里面提到了夫妻分居。
年轻的采访者说了些什么。去一个中年朋友家做客,看到卧室装修的跟标间一样,并排放着两张床。感到惊讶。
对此,主持人马未都非常冷静。他说了一个理论,好的婚姻应该是中年以后分床睡;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分房睡。他的理由是可以增加新鲜感,弥补中年人的睡眠质量问题,有益身心健康。
我们再来看一组关于夫妻同床的数据。
2009年,一项专家调查显示,中国夫妻中,无性婚姻占25%。到2017年,这个数字保守估计已经超过33%。
电影《被光抓走的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好的感情就是没有那个。”
黄波饰演的高中语文老师吴文学,在同学聚会的饭桌上,试图和妻子公开这件事。
因为只带走爱人的魔光留下了他和妻子张艳,为了证明他和爱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好笑的是,在那段没有前戏的夫妻生活中,他和妻子聊起了职称的评选。
“睡”这个东西见证了中年夫妻的亲密关系,也是一张婚姻自画像,描绘了他们的尴尬、麻木和疲惫。
中年婚姻怎么了?
2.传说中的中年危机
武志红老师曾经谈到一个人的中年危机。
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时间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你会担心自己的人生毁了,很可能没有机会弥补了,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
女人的中年危机来源于皮肤松弛、衰老、更年期、孩子长大独立、青春流失。
比如女人经常问老公“你觉得我漂亮吗?你还爱我吗?”
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中年少女”心理,似乎是对这种危机感的一种反向“反恐惧”。
中年的危机感会让人提前陷入一种心慌无力的感觉,对自己不自信,也容易对配偶和婚姻不信任。
电影似乎在显微镜下放大了吴文学和他妻子的危机心理。
结婚20多年,两个人都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夫妻生活的不好,交流的单调,一切都已经被琐碎的生活弄得平淡无奇。直到有一天,他们成了被光留下的人,也就是被谴责为没有爱情的情侣。
于是,两人开始在心里搅动发酵。
吴文学开始怀疑自己对妻子没有爱,同时怀疑对方是否有感情出轨。张艳也开始失去信心。虽然他们在家里很沉默,但一旦触及“爱情”这个敏感话题,空气仿佛凝固了,爆炸了。
吴文学近乎疯狂地花钱买假票,并谎称妻子那天不在身边,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他害怕伴侣出轨,害怕婚姻失败,害怕自己在学校为人师表的形象受到影响,从而牵连到自己的职称评选和晋升。
他的潜台词是,我没那么差,我不想失败。
这种焦虑和心慌反过来又给张艳很大的压力,他们无法沟通,只好另找男人倾诉。
中年的危机感会带来配偶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投射到对方身上,说明你不爱我。投射到婚姻,就意味着回不去了。
3.是明摆着不爱吗?
的确,亲密关系时间长了就变得无趣无力。
然后,就被贴上了“不爱”的标签。
从结婚初期的激情期,到有了孩子事业起步的磨合期,再到事业相对稳定,身体逐渐衰竭,顶部有老年期,底部有小平淡期。我们体内的力比多和攻击性也从最初的放肆和激烈,变成了收敛和衰竭。
曾奇峰老师之前有过讲解。他说,当亲密度达到顶峰时,他们每个人都会退缩,最糟糕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退缩到婴儿状态。也就是“宝宝的爱”。特点就是我什么都不做,你要养活我,你要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内心的戏可能是你没有满足我所有的需求,所以你不再爱我了。
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中的席琳和丈夫杰西在享受难得的度假时光时发生了一些口角。
席琳抱怨她放弃了个人事业和带孩子的生活,批评作家的丈夫生活习惯邋遢,厌倦了枯燥的生活,性生活千篇一律。这些都指向一个关键点。你没有看到我,没有满足我的需求。
杰西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争论激烈时,感到愤怒和窒息的塞琳起身夺门而出。过了几分钟,我又回来了,留下一句话:“我不再爱你了”。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渴望被人看见。当生命不见了,就会转化为死的能量,比如愤怒,仇恨,毁灭。
很多中年夫妻的爱情,可能在经历了那么多次像“娃娃恋”一样的幻灭之后,已经跌入了“无望”的谷底,烟消云散。
结果,他们成了“瞎子”或“聋子”。我再也感觉不到对方了。
我听过一句话,情侣相处久了,男方听不到女方的“高音”,女方听不到男方的“低音”。都在回避对方的错误。
它们被厚厚的保护壳覆盖着。他们表面上无欲无求,无争无斗,内心却是失落和缺失的。
只是感觉很平淡,我已经不爱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平淡是对这种幻想失望的另一种防御,也是对不被看见的一种消极抵抗和破坏。
它是一种假象,掩盖了它背后对爱情和亲情的渴望。
4.创造性的爱
有人会说,不求回报怎么办?尤其是当婚姻中的爱情已经变成了一种嚼蜡味的亲情关系?
黄磊对婚姻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他反对爱情在婚姻中变成亲情。
曾老师还说“老两口”这个词催眠了无数人。平淡不应该是关系的必然归宿。
他分析,夫妻关系走平的原因之
一是双方都压抑了创造力。也就是人格层面的压抑投射到亲密关系上的结果,比如工作态度呆板,做事方式死板。
并提出了一种创造性的爱,其特点是:在亲密关系中,我既能接受来自对方的爱,又能提供一种别人需要的爱。
总之,既能看到自己的需求,也能看到对方的需求,希望被对方看到,看到对方给予的爱。
我有个同事,结婚快25年了。她经常抱怨老公不懂浪漫情怀,不陪她逛街看电影。终于,年前,她的丈夫陪她看了她期待已久的冯小刚新片《爱在午夜来临前》。
是的,电影还没开始,老公就指着电影屏幕大声说:“不是只有云一个人知道吗?怎么可能只有‘芒(字体原因)’知道?”观众一片哗然。同事的脸顿时憋得像苹果一样。
然后,我老公在电影里差点睡着了。
第二天,她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看电影的尴尬状态。说着说着,她立刻变得轻松愉快。
“一开始我觉得很尴尬,但马上就觉得很好笑。反正电影院很暗,我看不到。他是个大老粗,真的!”然后扑哧笑了起来。
听着她的描述,我看到她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我想她感受到了她丈夫的爱。它并不完美,但却是真实的。
她也找到了两个人碰撞的方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刚刚好。
有一句话说得好,亲密关系付出的不是自己的创伤,而是智慧。
5.创造力从何而来?
曾老师曾经谈到亲密关系中人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充足”状态,有你会让我变得更好;另一个是我一个人活不下去,只有你能让我变得更好。
只有处于“充足”状态的人,才能过渡到第二种爱的形式,才有创造性的智慧和能力。
即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自立、有爱心、宽容的自己。
另一种,估计只能停留在对“宝贝的爱”的期待和失望中,重复着“我得到它是幸运的;可能不会,我的人生”命运的轮回。
有中间状态吗?也有。
那就是你不需要对方的爱,你只需要婚姻的外壳给你的身份,比如某个妻子,某个母亲,某个丈夫。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让我变得更好。
不是我一个人。
也许这种身份带来的经济、地位、权力和安全感,以及价值感,远远超过了婚姻内对爱情的渴望。那么,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很可能会通过出轨释放出来,或者在内心疯狂生长,成为自我攻击或者儿童攻击的利器。
我记得瑞德在《只有芸知道》说过,“这些栅栏很有趣。起初,你讨厌他们。然后,你就习惯了。时间长了,你就离不开他们了,就是制度化了。”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堵墙,在这堵墙里呆久了的你我可以扪心自问,我是离不开婚姻里的恋人,还是离不开婚姻的墙?
制度化的婚姻可能就是曾老师所说的压抑了人格层面的创造性或缺乏心灵的婚姻。
他们失去了亲密关系的滋养,渐渐失去了活力。他们空虚无望。
我喜欢一位睿智老人的话:“在你生命的尽头,你会发现你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这种生活。”
生活是创造力的源泉,希望是动力的源泉。
我觉得一个能自己创造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的婚姻会很温暖。
婚姻永远像一个开放的命题:回答问题的只有你一个人;关键词:希望,成长,自我救赎。
作者:Powna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重度爱好文学、心理学、业余写作;将精神分析融入生活体验,深挖文字力量的探索者;自我修炼者,永远在路上,愿与你同行。
上一篇:没离婚夫妻户口能拉开吗
下一篇:离婚时一方隐藏或转移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