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诗词偏重于相思离别,是因为人偏重于相思离别;而人偏重于相思离别,是因为:欢乐促、离别苦!
1.思想。封建社会的思想和今天是没法比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婚前甚至对对方一无所知,更别提自由恋爱了。虽然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命运的安排,嫁鸡嫁狗的,但是毕竟读书人的思想略有不同,诗人墨客本身又是多情风流人物,所以他们更向往自由一点的爱情。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意中人多数都身不由己,既使是见一面,也要千方百计、偷偷摸摸,更有甚者像是七七之会,每年只能在某一时间见面。所以,他们“相见时难别易难,千般相思记心间;熬尽万种相思苦,难得怨鸯共枕眠!”(注:原创,转载请标明作者)。
2.距离。古人婚前,男女见面是不易的,除了因为思想封建,更是因为交通不便。“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说明的就是这一点。而结了婚的人,也会因为外出谋生、求取功名等抛妻弃子,想家也是难免的。而且,读书人是有道德操守的,不会搞什么一夜情、网恋什么的,所以多数是相思家中人。而现在的人要么天天见面,要么周周见面,要么月月见面,既使是年年见面的,也会电话、手机、E-mail、QQ、MSN等联络方式,既使是天涯海角,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相见,自然少了相思离别之苦了,不苦,就没有苦水吐,自然写不出古人那种仇大苦深的诗歌了。
3.科技。现在传送消息是即时的,短信也罢、QQ也罢、电子邮件也罢网络延迟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古人是不行的,鸿雁传书是神话故事,托人捎信也是有时有晌有机会的,而路途遥远的,一封家书也得辗转几回,送到地点更多的是靠运气,延迟时间就更不用提了,十天半月是短的,一年两年也正常。同时,古人中,女子读书的少之少,给老婆写封信,老婆还得找人读,想回信也得找人写,一点隐私都没有,自然无法表达深沉的感情。所以,诗人只能自己记日记般的发泄相思之情了。
清儿
得不到人才会珍惜,对爱情、团圆的渴望不可及,容易触发人的心灵深处的愁思。
如“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唯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江淹《别赋》都是表达此种感情的。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士有钟情,女有怀春。谁不相思?谁不离别?当读此种诗时,能感荡心灵,更让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写论文的话,题目太大了,建议你在缩小范围
小幸运
因为往往离别才最能打动世人的心,伤感,才能使人想起珍惜现在生活,,也算是种教育吧
sunshine
因为离别的痛苦各不相同
相聚的幸福都是一样的呀
李锡国
我国自古以来,重含蓄内敛,情感婉转深沉
男儿志在四方,都要离开家乡,行军作战、离乡赶考、贬谪迁徙、行商游历等等,都是离别,尤其是夫妇分离、朋友相别,多是长久而遥远的,交通、通信都不方便,只有思念和守候,心境自然就孤苦而幽怨,作诗行文中,难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游子念母,怨妇思夫,都是当时文人的必经之路,但苦于无处诉说,不能抱怨,就寄情于诗词歌赋之中,书信往来也好,自怨自艾以供娱乐也好,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固定的风格套路和意象象征,例如,流水、柳树、扬花、残月、长亭等等。
再加之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统治地位,佛、道的仁厚温润,顺应自然等核心观点的配合下,中国古代男女贵贱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十分明显而深刻,封建社会君主制的大趋势和背景下,婚姻不但不是自主自愿的,更多已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对包办被迫而做的“错事”。
与此同时,势必在“内心”抗争反驳,“自由恋爱”成为一种人人争取的奢望,无论是烟花柳巷还是妻妾成群,亦或是私定终身、有名无份,总之古人尤其是文人,一个男子都远远不止一位“爱人”,沾花惹草成为一种“规律”,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造成了女子被抛弃或者不能厮守相伴一生,男子不能娶她进门,无法正式白头偕老。家不成家,爱不能爱,情非常情的相思之痛、别离在所难免,愁苦必然相随。
生离死别,一直是比携手白头更“深邃”的记忆。悲剧,总比喜剧更能撼动人心,因为可以刺穿人掩藏的脆弱。
人,无论何时何地的人,无论何种身份背景,无一例外都希望得到一种不离不弃专属的真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文学、艺术、还是生活。而婚姻自古是维系彼此的红线,别离,也是不可忽略不能规避的伤口,相思,出于别离,别离,源自相聚。
在分分合合、嬉笑怒骂甜蜜悲苦中,爱情周而复始,人性绵延不绝。
下一篇:爱情、婚姻、家庭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