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曾
放在我的问题里的启示就是:
婚姻,或说一夫一妻,不过是种迫不得已,而人应该努力地是占有更多得异性,
我不应该憧憬什么所谓“美满而幸福”的婚姻,那是乌托邦,
同时也不要相信什么女人口中的爱,那不过是种迷惑,是冠以崇高名义的贪婪,倘若我瘸了,残了,还能有那所谓的“爱”么。
同样地我也应该以此来评价对方,我可以找个更好的,更漂亮,更会疼人的(那不过因为她愚蠢于我)。
而且一切都是利益工具,制度、道德等等,这些工具可能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能为自己赚得利益或保护利益,
二是可能使自己的利益受损或成为他人剥夺自己利益的工具。
所谓利益就是欲望的标的。
如前文所说,一切是物质的,人是欲望而生而动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欲望需求是人的根本行动标准,
只不过我们存在种种的迫不得已,这种“迫不得已”来自客观的自然与他人。
欲望即正义。
那么放在我的问题上:我可不可以开辟新的感情、婚姻模式?为什么要要求自己“从一守一”,我为什么不去“脚踏两只船”呢?我应该尽可能地去自由自在。
人生若如初见
我觉得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是一段不幸福的,如果你不对对方付出感情的话,那么你这段婚姻注定是失败的,我觉得存在利益关系的婚姻也不会很幸福。只有你们两个互相的爱对方,尊重对方,宽容对方,包容对方。彼此觉得在一起非常的幸福,对方带有浓厚感情,我觉得这种婚姻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想要的婚姻。
王英敏
我认为感情和婚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会长久和幸福的,而一段婚姻很有可能加深两个人的感情,所以他们是互相促进的
月
各自负责好各自的未来,同时方向一致。不要有这场婚姻让我一生都毁了之类的话。伴侣是知己,是陪伴,更是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前行的合伙人!你有我的仰慕,我也有你的仰慕。天平也许时高时低,但心态平衡。
今生缘
两个人相爱到相恋,然后走进婚姻的殿堂,确实挺不容易的,所以说婚后一定要互相的体谅对方。有什么事情多为对方着想,然后做好自己的本分,才会天长地久。
姚建林
我对感情和婚姻的分析与思考是这样的,
首先,我感觉到很孤独,而想摆脱这种状态,我是传统地家庭观念,自然而然地认为“媳妇”将是极其亲近的人,是几乎与父母等平地位的核心的他人。
然后,另一套观点。我了解到 功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存在主义等等地关于人、世界本质等等的观点。
更加地,我不是为了读书而怎样的书呆子或是表演型人格障碍,而是我这些年的生活深深体会到了这些先哲所说的,
而总结为我自己的看法就是这样的:
一、一切确实是物质本质地,包括我们的所说所想,都是物质状态的反应,而这些所思所想也被物质决定。
我们的情感在物质面前不值一提,或者只是种利益的工具,“有奶便是娘”、“没了一枚硬币,还有另一枚,不要为了硬币哭泣”。
那么放在我面临的问题上就是这样的看待:
没有这个女人,还有其他女人,本质上没有差别,不过都是为了满足性需求、和养老、及一定社会关系的开拓,没有什么不可更替的,
我感觉到情感地不舍不过是我的“利益协调工具在不合适的情境下发挥了作用。”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情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感情,就想一个丢了硬币的小孩为硬币哭泣,当他又获得一块硬币便会停止哭泣,而硬币与硬币没有绝对性地区别,有了新欢就会忘了旧爱。
二、既然如此。一切都是物质的,包括人,那么人的情感与思想等等毫无所谓“灵性”,而人,自己只能是孤独的,是不可能寻求到除自己以外的精神寄托,或者说那些都是迷信的。
人对自己而言绝对是孤独的,对他人而言是物质的。
我们常常以社会角色,或是生理特征来描述一个人。在作为一个自由择取下的婚姻市场里,这些更加成为一个人的价码标签,被选择与选择的行动都是在这种意识下而实现的。
常有“你是爱我的心还是爱我的人”,这种略带幽默的问题,其回答便是这是个伪命题,人在他人那里只能被当做物来认识。
而结合上面的第一点,我总出“夫妻关系之内在矛盾”:
人为物质欲望所驱动,表现出希望占有更多的异性的主观意识,同时不希望失去自己所占有的异性。
如此,a与b互为异性,a拥有b=b拥有a,a拥有b,同时拥有b1=b拥有1/2a。
此即为一夫一妻制的根本矛盾。
当然我这描述简单化了,条件有限我暂不详论。
继续这个观点“人只能是自己,而他人只能是物”,我们会发现,过多的情感依赖,过多的投射心理只会造成对方的厌恶,所谓“近则不端,远则持怨”,这同时也符合经济学上的“边际价值”理论,即当人越发满足,其满足物的价值递减。
上一篇:没有感情的婚姻你会怎么办?
下一篇:婚后父母把房子过户给儿子